
工作的緣故常常往返屏東勝利路一帶,由於年資的增長以及宜囉宜囉的原因,這個固定每週到屏東的工作即將在月底告一段落!從前任的好友蝸牛接下這份工作整整兩年下來,總覺得意猶未盡!留戀的是不僅僅包含這邊的人事物,最重要的是這條路上滿街的各地美食!便宜、好吃!……………………等一下,這篇不是懷舊系列嗎?總覺得寫下去就要變成B級美食了說……
因為每週幾乎得固定經過,所以無論是燒餅、煎包、刀削麵、餃子、鹽水鴨、道口燒雞、涼麵、大餅小餅隨便包、饅頭……甚至是一些平時不易買到的槓子頭、窩窩頭、炒餅……(奇怪,怎麼還在說吃)這邊的東西真是便宜又美味!(再次強調,非常便宜)也由於每週幾乎都有得吃,便沒有拍照的迫切性了,一直到接到即將結束工作的通知時,才赫然發現除了身上的肥油脂肪外我幾乎沒留下什麼記錄……而這篇懷舊系列就從一次購買水餃的經驗開始說起……
這邊是位在屏東機場附近的台三線省道,正式的名稱是勝利路。聽名稱便猜的出來這邊跟大量軍人、榮民都脫不了關係。沒有太多的高樓建築,位處屏東市北邊的它其實從火車站一路向北延伸過來都是日式的平房瓦屋以及略顯雜亂的眷村風情。也因為台灣特殊的近代變遷,這邊匯集了許多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老杯杯(偶而也附帶一些中國新娘),如同許多眷村週邊般,這邊的家鄉美食總是特別道地美味。招牌或許不明顯,環境或許破爛髒亂,不過東西大多物超所值!在一次偶然瞥見的破爛招牌,吸引了我鼓起勇氣走進狹小的巷弄!忽然發現了一陀長柱拱型的詭異構造…………這是啥???????
其實在這一區塊裡,相似的東西其實不少,有的像上圖般呈半圓柱形佇在巷子邊(下面簡稱A),有的則是只有1/4圓緊靠著牆壁(下面簡稱B)。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
這樣的東西我在十幾年前曾經在高雄市某個已經被剷平的舊社區裡見過(現在的IKEA附近,經高人指正後,確實地點是一個叫做西巷社區的地方,不過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我也問過一些比較年長的同事,結果他一眼就說出:這是防空洞!!!!!!
防空洞耶!!!!現在的小孩應該沒幾個人知道這是幹嘛的吧!我買水餃的時候,防空洞A還是古樸的水泥原色,結果幾個禮拜後帶了相機去拍照時,不知道是老杯杯想到還是太閒了,居然把防空洞A給重新上漆了!鮮豔的藍白色跟上面凹凸不平的歲月痕跡相對比顯得相當突兀。防空洞A從另一個角度看起來可以看到他的混凝土厚度其實並不厚,而入口的柵欄似乎已經損毀,僅僅剩下隨便幾根竹竿擋住出入口,前方擺置的幾個盆栽以及一旁曝曬的衣褲似乎帶給了這個戰爭時代的遺產一些些和平恬靜的氣息!
附近巷弄裡也有另一個防空洞,相較起防空洞A,這個防空洞B的出入口有著鐵門保護。而他身後所依靠的房舍似乎也比剛剛防空洞A週邊的豪華些,有著小庭園以及似乎頗有年代的芒果樹。也許防空洞A是一般軍民使用的,而防空洞B的使用著或許是個軍官也說不定呢!
希望這些防空洞不會有派上用場的一天:)
PS:去年賣饅頭的婆婆張貼了眷村改建、店鋪搬家的訊息,不過前幾週卻又說搬家改建中止的消息!即使如此,勝利路的大陸美食何時會被剷平打散沒人知曉,有興趣的,把握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