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山,聽起來好像很冷的地方,其實是個不太下雪的森林遊樂區。符合了幾個台灣森林遊樂區的基本條件:有個水質不太乾淨的天池、有個樹齡悠久的大神木。名氣不太旺、位置相對偏遠,大多數民眾其實搞不太清楚他在哪裡?而對於愛好賞鳥的人來說,卻是個絕不陌生的地名!許多許多的美麗邂逅、造就了數不盡的傳說!
1996年,在經歷了漫長的期中考後第一次與班上同學(包含老婆大人)造訪,目的是為了紛紛飄落的紅葉,至於賞鳥……順便隨意看看罷了!畢竟人多嘴雜而且此行意不在鳥呀!當時對於美麗的青空雲海,就曾以傻瓜相機留下珍貴的紀錄!
1998年,賞鳥資訊日漸發達,在大雪山210林道目擊帝雉的情報不斷湧入。有些只是耳語、有些卻指證歷歷有圖片為證。就連230林道都有藍腹鷳出沒的消息。抱持著極大的期望,和好友竹雞組了專業看鳥團……早起噤聲飆鳥,沒有大雞,倒是在230林道看到一陀陀疑似大型哺乳類的排遺……遺留下的只是在殘念之旅上多添了一筆。
1999年921地震,林道嚴重損毀,大雪山封園,被淡忘的同時,與大雞的邂逅遙遙無期!
2003年,OPEN!不抱太大的期望,與好友TSZ在歲末之際就意外地在稍來山步道”撞”見了大快朵頤中的藍腹鷳夫妻檔。沒有準備、純屬意外!半蹲的姿勢,連喘氣聲的清晰可辨,是感動與激動的融合,讓當時握著望遠鏡的雙手不禁顫抖~~~~~~~~YES!!!!!!!!!!!好想大聲歡呼!!!!!!(雖然隔天挑戰210林道的帝雉失利,不過也已經大大的滿足了)
2007年,有了上次美麗的邂逅,與蝸牛學長再度挑戰,內心還是充滿期待。無奈這一趟似乎成了拍照團,沒有太多的驚嘆號,以往帝雉出沒的林道也正式封閉,留下了許多美麗的雲海山景,大雞卻也不見蹤影……
2009年,帶著心愛的妻女同行。意外地發現大雪山已邁向國際化,連歪國人都來湊一腳!這次造訪有團體日本賞鳥團、歐美散客鳥團也有台灣人帶外國人專人服務的VIP看鳥團。歐美散客團尤其讓我驚訝,辛苦的早出晚歸之外,餐廳用餐時也赫然發現這幾個白種人大叔居然能熟練地用筷子夾起豬腳,而且還是自行租車上山看鳥耶!遊客中心也貼了不少外國人的留言,似乎他們都是鎖定大雞而來。餐廳門口也大剌剌地張貼帝雉出沒地點的位置……就這樣,就像下面的圖片般:
大雞水到渠成地出現在預期的地方!不意外,但依然充滿欣喜:)
謝謝大雪山、謝謝大雞!帶給我無限美景、期待、與喜樂。而從今開始,我也成為傳述傳說的其中一人,雖然大雪山的大雞對我來說已不再是傳說......